日出、日落、日子
電影史上,最令人興奮喜悅的一片漆黑,我敢肯定,是出現於《Before Sunset》(日落巴黎)之中。
漆黑一片,然後出人名表。
然後觀眾不禁歡呼——他,為她留下了。他們終於在一起了。
我們都等了九年,從《Before Sunrise》(情留半天)起,就一直等這個漆黑畫面。
**** **** ****
《Before Sunrise》其實是一部奇蹟。兩個人,行行企企,沒有故事,口水多過茶。可是絕對是(不可用堪稱)史上最浪漫電影。何以見得?因為他們兩個人,只在談足半日一夜的對話中,讓觀眾看到了體驗了,兩個人如何墮入愛河。
那一種戀愛的感覺,是從銀幕發出來,能把觀眾包圍了的。那一刻,我們旁觀的,也墮入了愛河。
他們談的,甚少關於愛情。說的都是理想、價值、觀念。都是抽像的、感受的、思想上的。即使有事例,都只為了表明某些人生哲學。可是那些銜接位,那些 click 完再 click,火花四濺,從前肉麻當有趣的人說「靈魂上的溝通」,就是這樣子。
當然,他們當時置身的是維也納,滿有情調的大街小巷,也不無幫助。
他們在火車中相遇,他到維也納乘飛機,她回巴黎。搭訕撩女仔的他說,幻想十年後,她經歷了,嫁人了,悶了,到時總會回想,曾遇過的每一人,每一個「如果…」。而他,就是將來的她的其中一個「如果…」。若把這「如果…」實現,日後的她便不用猜想懊悔。
(要知道,有機會能夠遇到「如果…」,有機會能夠行使這個「如果…」,把這「如果…」實現,卻放棄了機會,讓「如果…」流逝了,或只把這「如果…」放在面前盯著它卻不把它實現,是最最煎熬,最最令人後悔,如細細的牙齒在身上心上小口小口咬著咬著的痛苦。)
她被打動了,或被那一個錯過「如果…」的危險嚇倒了,或純粹只因為他長得漂亮,她跟他在維也納下了火車。
他的班機在翌日,他們共有半天一夜的時間。他們要行遍這個城市。
他們一邊走,一邊說。
在那一夜,他們愛上了對方。而因為知道只得一晚,更快的愛上對方,更快的捉緊對方。
天亮了,他們相約,在六個月後,在維也納的火車站再見。
之後九年,我們每一個愛《Sunrise》的人,都會猜想討論,他們有沒有再見。誰會赴約,誰會失約?兩人都赴約,兩人都失約?
然後《Before Sunset》便出現了。
重逢,這次是在巴黎。
他 把與她的一晚,寫成了一本書。(啊他是愛她的,他是愛她的。多年前偶遇,他卻把與她的,寫成了一本書。)到巴黎宣傳。她來找他。二人再遇,時間同樣局限, 只得幾小時。他們又再談起來。由生硬禮貌,談到往昔熟悉的默契再現。然而話題都不太深入,都是互訴現狀,都是成年人的話。或者抱撼那個半年之約,沒有改寫 了他們的一生。
然後他便要走了。
在送她回家,然後送他到機場的車子裡——這是在我看來,全片最精彩的一場戲,完全赤裸, 毫無保留——突如其來煩躁起來的她,突然狠狠怨忿的罵他,何以要寫那該死的書。讓她發現自己變了,變得苦澀幻滅——若日子一日一日過去,再沒有比較,她也 不會發現,原來自己已經變了(「為了適應環境,她新生的肌肉深深的嵌入了生活的柵欄裡,拔也拔不出」1)——讓她看到昔時的自己,她才駭然的發現,不再認得過去的自己。
沒什麼的,只是,現在的她,已不再相信愛。
她憤恨,如發瘋的罵他。
然後他崩潰了。他的妻子、他的家庭,其實都只是一個平衡宇宙,與往昔的他全沒有關係。她變了,但他,卻是切切實實的被嵌入了生活的柵欄,拔也拔不出。
在那一刻,兩個長大了、以為不能再回頭的人,重新接軌。
然後不久,那一片漆黑的畫面,便出現了。再出 roller,人名表。
我們歡呼。
我歡呼,我有過一個,《Before Sunrise》。
我沒有希冀,會有一個《Before Sunset》——騙什麼人呢,我有希冀,會有一個《Before Sunset》。
因為看過了《Sunrise》與《Sunset》,因為知道日出之後會有日落,所以我曾老是猜想。我手中有一個「如果…」。我可以把《Sunset》實現。
(要知道,有機會能夠遇到如果,有機會能夠行使這個如果,把這如果實現,卻放棄了機會,讓如果流逝了,或只把這如果放在面前盯著它卻不把它實現,是最最煎熬,最最令人後悔,如細細的牙齒在身上心上小口小口咬著咬著的痛苦。)
我把如果行使了,卻發現,《Sunset》只是個 fantasy。
《Sunrise》 是真實的,我們之中幸福的人都經歷過,即使背景未必是歐洲城市。都有過些一刻,與另一個人在精神的層次上完全接軌,就一晚吧,或一段短時間,且在物質肉體 的層面上,也互相吸引。靈與慾一致。而且這種接軌的情況在人的一生中,可能出現過不止一次。可是,要在別後重逢時保持到那種銜接,想必是在非常幸運的人身 上出現。
吾友黃生,以愛及被愛為己任,生平有多個《Before Sunrise》,在歐美亞各大城市上演。日不落之後歸來,與他談起我的日出日落,他想了一想,認同,他也只有《Sunrise》,而每次想上演《Sunset》,《Sunset》都沒有實現。
《Before Sunrise》是真實的。《Before Sunset》卻只是 fantasy。
(然而至少,我不用再猜想幻想,「如果…」中的一切。再也不會有,在身上心上細細的牙齒咬著咬著。再也不煎熬。)
對於我們這些凡人,銀幕以外的人,得到過《Sunrise》,然後想追求《Sunset》,是注定落空的。有些美麗,因為短暫,才會美麗;有些美麗,正因為美麗,所以捉不緊。
或者只是,我的日落裡,沒有同車的一刻,把一切都狠狠的摲破,然後重新銜接。
也 公平點說,《Sunset》是有過的。重逢的一夜,就是《Sunset》。《Sunrise》的一切,完全延續。天南地北,談過不停,何止投契。(他們的 《Sunset》,也不過只是幾小時。)可是待得久一點,過了漆黑,過了 roller,就變了《During Daytime》。我嚐到了漆黑出 roller 後的未知。就是生活。就是過日子。一切平板日常的忙碌與疲倦,無奈與沉悶,遷就與妥協,都統統出來了。Love, Vanished。有趣的是,在《Sunset》上畫時,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說《Sunrise》《Sunset》相隔九年,或許九年之後,會再拍一齣,探討 Jesse 與 Celine 的共同生活、那種被生活磨食之後的愛情狀態。喂, Rick 哥,到時改名做《During Daytime》,我有無得分版權㗎?
只聽戲名,都會知道是什麼的一回事。
或者我們當初,不應為《Sunset》之末,那一片漆黑,而感到興奮狂喜。
是我的日出陪著我寫的。
有趣的是,
我們縱使再相見,
卻再也相對無言。
It’s a bad idea,我想。
It’s a bad idea,他也必定想。
文章來源:live and let l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