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孕婦排斥專才的「倒米政策」
時事評論 林行止專欄
P12 信報財經新聞 林行止
2006-12-07
我國沿海地區有香港這樣一個好鄰居,真是上天的恩典!從孫中山先生以來,且不去說有多少「政治難民」來港避難,僅是解放後對「經濟難民」的吸納,香港便 擔當了極其重要的角色。五、六十年代,數以十萬計內地人民合法但大部分非法(偷渡)來港,胼手胝足、辛勞工作,「死慳死儉」,把「每月剩餘」寄回鄉下接濟 家人;與此同時,他們的「廉價」(市價而已)勞動力成為香港經濟起飛的基礎,配合世界欣欣向榮的大趨勢,香港便在這種環境下慢慢富裕起來。英國政府(尤以 工黨為甚)派來了表面「慈悲為懷」實際則是處心積慮以顯彰大英是「仁慈帝國」的外交官和政客當香港總督,在庫房豐盈的年代,郭伯偉苦心經營十餘年的財政保 守主義已不合時宜,治港者莫不大派免費午餐(以非經常性賣地收入作經常性開支,其危險性不言而喻;筆者當年指出這一事實,被悲天憫人型的知識分子視為「冷 血」、「市儈」、「沒有同情心」)。這午餐,在西方福利國也許算不上最富營養,對內地人民來說,則何異豐富的盛宴,於是從八十年代開始,來港內地人中有不 少是為了享受形形色色的福利而來,其初也許是工作與吃免費午餐並重,演變下去,愈來愈多「初到貴境」者主要「任務」已在設法領取各種福利了……。他們成為 經濟學家所稱的典型「搵數者」(rent seekers,「尋租者」)而不自知!
九七回歸之後,內地孕婦蜂擁來港分娩!昨天丁望兄 在「思維漫步」欄中稱這種現象為「超生隊到香港」,真是貼切生動的形容;所謂「超生隊」(全名是「超生游擊隊」),是在城市一胎、農村二胎的生育政策限制 下逃避內地「超生懲罰」而來港產子孕婦的總稱;這樣做既不會牴觸國策,又可利用香港比較先進的設備和優質的醫護人員,而「搵數」的基因發揮作用,「生仔 不付費」的賴賬蔚然成風。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昨午在立法會答問時透露「超生隊」隊員人數近年增長比內地GDP增幅更大更快,「內地婦女在港誕下的嬰兒數 目……,在二○○○年為六百二十名,○五年已升至九千二百多名,今年首九個月更已突破一萬名!」這些數字甚是驚人,惟比十一月中旬入境處提供的數據已較保 守。
無論如何,這些嬰兒的父母均非香港永久性居民,但他們的「原產地」是香港,在二○○一年居留權(莊豐源案)訴訟中,終審法院根據 《基本法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,裁決「不論其父母是否已在港定居或擁有居港權,在港出生的中國籍子女均享有居港權。」大壯內地孕婦膽子,此後「超 生游擊隊」遂攻陷香港醫院的產科部門!事實上,「莊豐源案」不但是內地孕婦來港生產的誘因,而且成為內地旅遊公司最佳招徠之道,傳媒報道顯示深圳出現「香 港十天收費一萬八千人民幣的產子旅行套餐」!「給寶寶一生最珍貴的禮物:香港永久身份證」的口號,的確十分吸引,令孕婦來港人數升勢比近來的股市更勁,她 們不只「擠爆」公立醫院,亦成為私家醫院的「生」力軍……,聖保祿醫院有七成產婦來自內地!
七十年代前,英國醫療公家付款,多少歐陸 「大肚妹」前往英國免費墮胎(那個時候英國醫療真是天下無雙,筆者曾患微恙,由於舉目無親、乏人照料,富同情心的醫生遂信手寫一便條,讓筆者進住同樣是完 全免費的療養院凡半月之久),如今內地孕婦則來港產子,別說她們精通「省錢法」還有索性溜之大吉的靈活性;不過,即使她們繳足費用,港府的補貼仍達六、七 成。在《基本法》之外,還有把兒童應享基本人權寫入其中的《香港人權法案》,令政府在「防微杜漸」方面動輒得咎,看來要稍殺「超生游擊隊」突擊之風,還須 內地政府合作,但「毒菜」、「毒魚」、「毒蛋」這些「死物」都阻止不了,活生生而且善於偽裝的孕婦來港又豈是說禁便止……。
香港以經濟 旺盛名於世,可是,在許多事務上,做法卻違背經濟學原則,真是咄咄怪事!內地孕婦來港產子,除了可籠統地提高不分本地和內地女性的香港出生率,洗脫最低出 生率的「惡名」,其他完全無所得益。另一方面,香港卻有世上保護性最強的專業團體,其中尤以醫師公會為甚,它們排斥教育背景相近甚至相同的海外專業人士, 對這些專業團體而言,這是保障其會員壟斷本地市場的應有做法,但對香港經濟則是百害而無一利─培訓一名專業人士,除了投入二、三十年時間,金錢開支少說也 要數百萬甚至過千萬,專業團體拒絕這樣的人才,令香港無法坐享其成,等於專業團體為了其成員的私利而犧牲了香港的整體利益,有違經濟原則,侵蝕港人福祉, 彰彰明甚。